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查看: 808|回复: 0

[经验分享] 关于Linux虚拟化技术KVM的科普

[复制链接]

尚未签到

发表于 2017-6-24 13:1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虚拟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,虚拟化技术需求越来越强劲。KVM、XEN、Docker等比较热门,尤其是KVM技术越来越受欢迎。
  基于此背景,了解一下KVM+QEMU就有点必要了。
  从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科普,由于篇幅太长,分开如下:
  《关于Linux虚拟化技术KVM的科普 科普一(先用起来!)》
  《关于Linux虚拟化技术KVM的科普 科普二(KVM虚拟机代码揭秘)》
  《关于Linux虚拟化技术KVM的科普 科普三(From OenHan)》
  《关于Linux虚拟化技术KVM的科普 科普四(From humjb_1983)》
  《关于Linux虚拟化技术KVM的科普 科普五(From 世民谈云计算)》
《KVM架构与原理详解》
  《KVM架构与原理详解》是一篇简洁明了介绍KVM的文章,有框架图、工作原理描述等。
  KVM架构,分两部分:位于内核的kvm模块,负责虚拟机创建,虚拟内存的分配,VCPU寄存器的读写以及VCPU的运行;用户空间的QEMU,用于模拟虚拟机的用户空间组建,提供I/O设备模型,访问外设的途径。
DSC0000.png

  kvm模块让Linux主机成为一个虚拟机监视器(VMM),并且在原有的Linux两种执行模式基础上,新增加了客户模式。客户模式拥有自己的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。
  因此在虚拟机运行时,有三种模式:
  客户模式:执行非I/O的客户代码,虚拟机运行在这个模式下。
  用户模式:代表用户执行I/O指令,QEMU运行在这个模式下。
  内核模式:实现客户模式的切换,处理因为I/O或者其他指令引起的从客户模式退出(VM_EXIT)。kvm模块运行在这个模式下。
  kvm模型中,每一个Guest OS都是作为一个标准的Linux进程,都可以使用Linux进程管理命令管理。
  KVM工作原理:用户模式的QEMU通过ioctl进入内核模式,kvm模块为虚拟机创建虚拟内存,虚拟CPU后执行VMLAUCH指令进入客户模式。加载Guest OS并执行。如果Guest OS发生外部中断或者影子页表却也之类的情况,会暂停Guest OS的执行,退出客户模式进行异常处理,执行客户代码。如果发生I/O事件或者信号队列有信号到达,就会进入用户模式处理。
DSC0001.png

  对比Xen和KVM:Linux虚拟化技术选择,关于Xen和KVM的对比,可以看出未来的趋势还是KVM。

运维网声明 1、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:群②:261659950 群⑤: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
2、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,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
3、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,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。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,请购买正版
4、禁止制作、复制、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、淫秽、色情、暴力、凶杀等内容的信息,一经发现立即删除。若您因此触犯法律,一切后果自负,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
5、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,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、介绍、观摩学习的平台,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、正当性、安全性、合法性等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
6、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,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
7、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
8、联系人Email:admin@iyunv.com 网址:www.yunweiku.com

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,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、介绍、观摩学习的平台,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将立即处理,联系人Email:kefu@iyunv.com,QQ:1061981298 本贴地址:https://www.yunweiku.com/thread-387533-1-1.html 上篇帖子: linux中kvm的安装及快照管理 下篇帖子: [原] KVM 虚拟化原理探究(4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

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

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,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!快快加入我们吧...

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

客服E-mail:kefu@iyunv.com 客服QQ:1061981298


QQ群⑦:运维网交流群⑦ QQ群⑧:运维网交流群⑧ k8s群: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


提醒: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、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;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,非本站认同之观点.


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,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,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!



合作伙伴: 青云cloud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