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命令——Sync
使用环境:在用reboot命令启动unix系统后,系统提示出错信息,部分应用程序不能正常工作。经仔细检查系统文件,并和初始的正确备份进行比较,发现某些文件确实被破坏了,翻来覆去找不到文件遭破坏的原因,最后想到了写缓存命令——sync,在reboot前没有运行sync命令,导致了系统文件的改变而不能正常工作。www.iyunv.comsync命令的作用是,将有关文件系统的存储器常驻信息送入物理介质内。在暂停系统之前,比如要重新启动机器,一定要去执行sync命令。unix系统运行经验表明,为确保可靠起见,应执行两遍sync命令,这是因为sync命令完成时,并不保证信息实际写到了磁盘上,虽然已经执行了一遍这个命令。在执行sync命令以后,要等待磁盘工作灯灭了(假定有系统工作指示灯的话),再去真正暂停机器的运行或启动机器。
unix系统遭受破坏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,因此在启动机器或关机之前一定要运行sync命令。记住在任何情况下,慎重地执行sync命令决不会有任何坏处
用法:
sync命令用于强制被改变的内容立刻写入磁盘,更新超块信息。
在Linux/Unix系统中,在文件或数据处理过程中一般先放到内存缓冲区中,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写入磁盘,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。sync命令则可用来强制将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立即写入磁盘中。用户通常不需执行sync命令,系统会自动执行update或bdflush操作,将缓冲区的数据写 入磁盘。只有在update或bdflush无法执行或用户需要非正常关机时,才需手动执行sync命令。
buffer和cache
buffer:为了解决写磁盘的效率
cache:为了解决读磁盘的效率
linux系统为了提高读写磁盘的效率,会先将数据放在一块buffer中。在写磁盘时并不是立即将数据写到磁盘中,而是先写入这块buffer中了。此时如果重启系统,就可能造成数据丢失。
sync命令用来flush文件系统buffer,这样数据才会真正的写到磁盘中,并且buffer才能够释放出来,flush就是用来清空buffer。sync命令会强制将数据写入磁盘中,并释放该数据对应的buffer,所以常常会在写磁盘后输入sync命令来将数据真正的写入磁盘。
如果不去手动的输入sync命令来真正的去写磁盘,linux系统也会周期性的去sync数据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