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nhu1300 发表于 2018-7-18 06:02:15

Cisco Intelligent WAN(IWAN)基础知识

  企业WAN发展史

[*]  1969年,ARPANET--Internet的前身
[*]  1970s, X.25出现,WAN开始进入商业领域
[*]  1980s, 企业开始部署以TDM为基础的WAN网络
[*]
  early 1990s,企业开始部署以帧中继(Frame>
[*]  middle 1990s, 一些IT企业开始使用ATM替换之前的帧中继
[*]  2000s,许多企业使用MPLS替换原有的帧中继和ATM网络
[*]  2010s,SD-WAN开始取代MPLS
  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,现在的WAN不只是单纯的某种技术(比如MPLS),还包含IPsec over Internet等环境,需要根据需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

  Cisco Intelligent WAN(IWAN)

[*]  传统的混合WAN架构

  IPSec over Internet和MPLS互为主备
  IPSec over Internet上使用DM***
  MPLS上使用GET***
  需要定义两个路由域,MPLS使用eBGP或者静态路由, Internet上使用OSPF,EIGRP或者iBGP
  两个路由域之间通过路由重分发或者路由过滤技术来防止环路

[*]  IWAN

  IPSec over Internet和MPLS同时激活
  IPSec over Internet和MPLS上都使用DM***
  只需要一个路由域iBGP、EIGRP或者OSPF
  思科对于WAN规划方面的建议

[*]  尽量考虑WAN的可扩展性
[*]  使用Internet替换部分或者所有MPLS线路
[*]  使用Internet实现WAN扩展
[*]  保持QoS尽量简单
[*]  使用SDWAN管理工具来自动化和虚拟化WAN网络
  Intelligent Path Control/PfR
  PfR可以动态控制数据包转发(路由决策),基于应用程序性能、类型、策略以及路径状态等信息。
  其可以监控应用程序的抖动、延迟和丢包率等
  PfR包含两个部分:BR和MC(Border Router和Master Controller)
  BR负责连接DM*** overlay网络,收集流量和路径信息发送到MC进行分析,MC做出角色
  BR和MC可以位于同一台路由器,也可以位于不同路由器
  IWAN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为关键应用程序寻找最佳路径,之后再使用其他方式满足次要应用程序的需求,因此remote site只要要有两种传输方式,如果使用双路由器设计方案,最多可以实现五种传输方式。
  参考文档

[*]  The 2015 Guide to WAN Architecture & Design- Cisco
[*]  Intelligent WAN and WAN Design Summary-CVD(Cisco Validated Design)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Cisco Intelligent WAN(IWAN)基础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