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6266318 发表于 2018-8-20 10:56:02

shell函数基础

  有关函数的重要说明:
  执行shell函数时,函数名前的function和函数名后面的小括号都不要;
  函数的定义必须要在执行的程序前面定义或加载
  shell执行系统中各种程序的执行顺序为:系统别名-->函数-->系统命令-->可执行文件
  函数执行时,会和调用它的脚本共用变量,也可以为函数设置局部变量及特殊位置参数
  在shell函数里面,return命令的功能与exit类似,return的作用是退出函数,而exit是退出脚本文件
  return语句会返回一个退出值给调用函数的当前程序,而exit会返回一个退出值给执行程序的当前shell
  如果将函数存放在独立的文件中,被脚本加载使用时,需要使用source或者"."来加载
  在函数内一般使用local定义局部变量,这些变量离开函数后就会消失
  带参数的函数执行方法:
  函数名参数1 参数2
  函数后接参数的说明:
  shell的位置参数($1,$2...$#,$?,$*,$@)都可以作为函数的参数来使用
  此时父脚本的参数临时地被函数参数所掩盖或隐藏
  $0比较特殊,它仍然是父脚本的名称。
  当函数执行完成时,原来的命令行脚本的参数即可恢复。
  函数的参数变量是在函数体里面定义的。
#!/bin/bash  
oldboy() {
  
echo "I am oldboy"
  
}
  

  
functionxpg {
  
echo "I am xpg"
  

  
}
  

  
oldboy
  
xpg
  
~
  分离函数体和执行函数的脚本文件(更规范的方法)
  首先建立函数库脚本(默认不会执行函数)
  使用cat命令追加多行文本,以将函数代码追加到系统的函数文件中,即/etc/init.d/function。
# cat >> /etc/init.d/functions /dev/null
  
tty=$?
  
if [ $tty -eq 0 ]; then
  
echo "$1 is yes"
  
else
  
echo "$1 is no"
  
fi
  
}
  
aa $*
  
bb $*
  
官方的(更直接和权威):
  
#!/bin/bash
  
aa() {
  
echo "plz usage:$0 URL"
  
}
  
bb() {
  
wget -T 10 --tries=2 $1 >/dev/null
  
tty=$?
  
if [ $tty -eq 0 ]; then
  
echo "$1 is yes"
  
else
  
echo "$1 is no"
  
fi
  
}
  
main () {
  
if [ $# -ne 1 ]
  
    then
  
      aa
  
fi
  

  
bb $1
  
}
  
main $*
  学习函数之后尽量将脚本功能模块化,每个模块实现一个功能,并且让脚本可以通用。
  范例8-6:将函数的传参转换成脚本文件命令行传参,判断任意指定的URL是否存在异常,并以更专业的输出显示;
#!/bin/bash  
. /etc/init.d/functions    #引入系统函数库
  
aa() {
  
echo "plz usage:$0 URL"
  
}
  
bb() {
  
wget -T 10 --tries=2 $1 -o /dev/null
  
tty=$?
  
if [ $tty -eq 0 ]; then
  
action "$1 is yes" /bin/true    #这里的action就是在脚本开头引入系统函数库后调用的
  
else
  
action "$1 is no" /bin/false
  
fi
  
}
  
main () {
  
if [ $# -ne 1 ]
  
    then
  
      aa
  
fi
  

  
bb $1
  
}
  
main $*
  
~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shell函数基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