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aui520 发表于 2018-10-4 08:19:51

关于mysql优化的文章

为系统、程序和临时文件配备一个专用磁盘,如果确是进行很多修改工作,将更新日志和事务日志放在专用磁盘上。  低寻道时间对数据库磁盘非常重要。对与大表,你可以估计你将需要log(行数)/log(索引块长度/3*2/(键码长度 +数据指针长度))+1次寻到才能找到一行。对于有500000行的表,索引Mediun int类型的列,需要log(500000) /log(1024/3*2/(3 +2))+1=4次寻道。上述索引需要500000*7*3/2=5.2M的空间。实际上,大多数块将被缓存,所以大概只需要1-2次寻道。
  然而对于写入(如上),你将需要4次寻道请求来找到在哪里存放新键码,而且一般要2次寻道来更新索引并写入一行。
  对于非常大的数据库,你的应用将受到磁盘寻道速度的限制,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呈N log N数据级递增。
  将数据库和表分在不同的磁盘上。在MySQL中,你可以为此而使用符号链接。
  条列磁盘(RAID 0)将提高读和写的吞吐量。
  带镜像的条列(RAID 0+1)将更安全并提高读取的吞吐量。写入的吞吐量将有所降低。
  不要对临时文件或可以很容易地重建的数据所在的磁盘使用镜像或RAID(除了RAID 0)。
  在Linux上,在引导时对磁盘使用命令hdparm -m16 -d1以启用同时读写多个扇区和DMA功能。这可以将响应时间提高5~50%。
  在Linux上,用async (默认)和noatime挂载磁盘(mount)。
  对于某些特定应用,可以对某些特定表使用内存磁盘,但通常不需要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关于mysql优化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