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mcat数据源
数据库的使用中一定会有四个步骤,那就是:(1)、注册驱动,(2)、数据库的连接,(3)、数据库的操作,(4)、数据库的关闭。然而在这四个步骤中,(1)(2)(4)往往是一样的,只有(3)是不一样的,也就是说会有很多的重复,在使用中这样就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,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,所以就产生了Tomcat数据源(当然,除了有Tomcat实现连接池之外,还有其他实现数据库连接池的组件),其核心原理是:在一个对象池中保存多个数据库的连接,这样在以后进行数据库的连接时,直接在连接池中取出一个数据库的连接,当数据库的操作完成之后,再将此连接放回到数据库的连接池中,等待其他用户的继续使用。先看一下如何配置数据库的连接池:即在server.xml文件中配置一个Mysql数据库连接池,配置语句如下:
[*]
[*]
[*]
在web容器中,数据库的连接池都是通过数据源(javax.sql.DataSource)访问的,即可以通过javax.sql.DataSource类取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,但是要想得到一个DataSource对象需要使用到JNDI(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,即Java命名及目录接口)进行查找。
配置web.xml文件:
[*]
[*] jdbc/mldn
[*] javax.sql.DataSource
[*] Container
[*]
datasource.jsp
[*]
[*]
[*]
[*]
[*]
[*]
[*]
[*]
[*]
[*]Insert title here
[*]
[*]
[*]
[*] 数据库的连接对象如下:
[*]
[*]
[*]
由上面的例子知道取得数据库连接的步骤:
[*](1)、定义好JNDI名称:String DSNAME = "java:comp/env/jdbc/mldn"; //JNDI名称
[*](2)、初始化查找上下问的Context对象:Context ctx = new InitialContext();
[*](3)、通过JNDI名称查找DataSource对象:DataSource ds = (DataSource)ctx.lookup(DSNAME);
[*](4)、最后通过DataSource对象取得数据库连接对象:Connection conn = ds.getConnection();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