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,基本操作
Linux命令基本使用pwd打印当前工作目录,相当于windows地址栏
cd切换目录
cd .当前目录不变
cd ..返回上一级目录
cd ../..返回上一级目录的上一级
cd -返回上一次所在目录
cd ~ = cd返回当前用户的家目录
ls列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
-l长格式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
Windows下双击一个目录 = Linux里面 cd + ls
4.Linux下面颜色的作用
蓝色表示文件夹
红色压缩文件
绿色可执行文件
黑色普通文件
黄色设备文件
# hostnamectl set-hostname server 改名字
一.复制、删除、移动
– 在目录/opt下创建一个子目录 ntd
# cd /opt/
# mkdir ntd1
# ls
– 在目录/opt/ntd/创建文件readme.txt,利用vim写入内容 I Love Linux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0931515327.png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1153537737.png
– 将/etc/passwd 和 /etc/resolv.conf同时拷贝到/opt/ntd目录下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3075400775.png
– 将文件 /etc/redhat-release复制到 /root/ 下,同时 改名为 version.txt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3800491545.png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3785774247.png
– 将文件 /root/version.txt 移动到/opt/ntd/目录下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4070163831.png
1.cp命令
格式:cp[选项]...原文件…目标路径
常用命令选项
-r:递归,复制目录时必须有此选项
-p:保持原文件的权限、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
3.mv移动或者重命名
格式:mv[选项]...原文件…目标路径
2.rm删除
格式:rm[选项]...文件或目录…
常用命令选项
-r、-f:递归删除(含目录)、强制删除
二. 用户.组
创建一个名为stu02的用户账号
新建组账号stugrp
将用户stu02的用户名修改成stu03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48955454250.png
创建用户
# id 账户名验证系统是否存在这个账户
# useradd 账户名创建账户
设置密码
#passwd 账户设置密码
修改账户信息
#usermod
-l 新账户 旧账户修改登录名字
删除账户
#userdel 账户 删除账户
-r 连同家目录一起删除
创建组
#groupadd 组名
-g gid创建组的时候指定gid
给组添加删除成员(用户)
#gpasswd
-a:添加指定用户为组成员
-d:从组内删除指定的成员用户
c.删除组
#groupdel组名
三 .备份与恢复
– 备份/boot、/home这两个文件夹,保存为boothome.tar.gz文件
– 将boothome.tar.gz释放到文件夹/root/boothome/下
http://s1.运维网.com/images/20180224/1519456307950930.png
制作.tar包并压缩
基本用法
格式:tar -zcf 备份文件.tar.gz文档路径 ...
格式:tar -jcPf 备份文件.tar.bz2 文档路径 ...
格式:tar -Jcf 备份文件.tar.xz文档路径 ...
解压缩.tar包
基本用法
格式:tar -xPf 备份文件.tar.gz
格式:tar -xf备份文件.tar.bz2
格式:tar -xf备份文件.tar.xz[-C 目标文件夹]
四.ls常用选项有哪些?各自的作用?
.ls命令
格式:ls[选项]...[目录或文件路径]
常用命令选项
-A:包括名称以 . 开头的隐藏文档
-l:以长格式显示
-h:必须和-l配合用,提供易读的容量单位(K、M等)
-d:显示目录的属性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