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查看: 448|回复: 0

[经验分享] 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文件同步

[复制链接]
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发表于 2015-6-3 08:41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讲解:

1、 windows系统同步文件到Linux系统

2、 Linux系统同步文件到windows系统

3、 windows与windows系统之间的文件同步

一、windows系统同步文件到Linux系统

要使windows系统下的文件同步到Linux系统,我们需要安装rsync的windows客户端cwRsync。

cwRsync我们可以去下面这个连接进行下载:

https://www.itefix.net/cwrsync

当然,我们也可以去这个连接下载《cwRsync5.4.1客户端》。

目前cwRsync的版本是5.4.1,我们下载解压后配置下,就可以正常使用。如下:

wKioL1S9wgnTRpi4AAHH1V1YtZI942.jpg

注意:图中的cwrsync.cmd文件,我们可以双击该文件进行配置cwRsync,也可以自行进行配置。但是通过我的实际验证该文件不能成功配置cwRsync,所以建议手工进行配置。

其实配置就是把目前cwRsync所在的路径加入到系统的环境变量中。

手工配置如下:

wKioL1S9wgnyibaLAAK_tmBGQhg721.jpg

wKiom1S9wTaQvwc8AAH3bjTJ8dM174.jpg

通过上图,我们可以看到rsync客户端cwRsync已经安装完毕。

注意:windows下的rsync客户端与Linux下rsync客户端配置是一样的,只是在路径中有不同之处。

下面就开始配置rsync客户端,创建rsync的密码文件,如下:

wKiom1S9wTaQj5bAAAEgQFIrGnE533.jpg

rsync服务端的配置与《烂泥:linux文件同步之rsync学习(一)》这篇文章同一个环境。

我们现在的要求是把rsync客户端E:\www文件夹下的文件同步到rsync服务器上。

rsync服务器是192.168.199.247,rsync客户端为192.168.199.245。

rsync服务器已经正常运行,相关配置文件如下:

wKiom1S9wTewvrtTAAJgEhcCDyA400.jpg

wKioL1S9wguj4mW4AAFljc8vNx8458.jpg

下面我们的所有操作都是在rsync客户端上进行的,执行如下命令:

rsync -avz --delete --progress /cygdrive/e/www apache@192.168.199.247::www --password-file=/cygdrive/e/rsyncd.password

注意:上述命令行中的/cygdrive/e/表示windows系统的E盘,/cygdrive/e/rsyncd.password表示E盘下的rsyncd.password文件。

wKioL1S9wgug0-NgAAIHcJK81x4425.jpg

wKioL1S9wgzS8gZkAAEyWHuwSx4581.jpg

通过上图,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windows系统的文件已经同步到Linux系统上了。

但是这个同步还是有一个缺点的就是不能实时同步,windows系统不像Linux系统那样支持inotify。

但是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任务计划,让系统自行进行同步。尽管这个和服务器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,但是有总比没有好。

我们可以把上述命令,写到一个批处理文件中,然后在任务计划中进行配置。如下:

wKiom1S9wTmhV3kfAAJkasSn-nE964.jpg

wKiom1S9wTnSMiX7AAJSg3p30TE443.jpg

二、Linux系统同步文件到windows系统

要把Linux系统文件同步奥windows系统,需要我们在windows系统上配置rsync服务端,即安装cwRsyncserver。

cwRsyncserver目前网络上的免费版本为4.1.0,我们可以去这个连接下载《cwRsync_server4.1.0下载》。

cwRsyncServer下载完毕后,进行安装即可。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,就是在安装的过程中,会出现如下的提示:

wKiom1S9wTqAb-pJAAHtP6i-mNk891.jpg

这个对话框是要你输入cwRsyncServer在系统中新建用户的用户名及密码。

cwRsyncServer安装完毕后,我们就可以在windows的服务中看到rsync服务。如下:

wKioL1S9wg6Cq9_jAAKKDxm0tfo241.jpg

rsyncserver安装完毕后,我们现在来配置rsyncserver。windows下rsyncserver的配置和Linux下rsync服务配置没有多大的区别。

rsyncserver安装完毕后,配置文件已经形成。我们可以在其的安装目录下看到。如下:

wKioL1S9wg7SBATLAAGExM1nUz8159.jpg

我们现在来修改rsync的配置文件rsyncd.conf,如下:

use chroot = false

strict modes = false

hosts allow = *

log file = rsyncd.log

[www]

path = /cygdrive/e/www/

ignore errors

read only = no

list = no

hosts allow = 192.168.199.0/255.255.255.0

auth users = apache

secrets file = /cygdrive/e/rsyncd.password

wKioL1S9wg_CjTzMAAIgpVADqlM981.jpg

配置文件rsyncd.conf修改完毕后,我们来创建www模块的同步文件夹,如下:

wKioL1S9wg_Ry397AADL22wEgzQ089.jpg

注意:同步文件夹创建完毕后,一定要把我们在前面安装rsyncserver时创建的用户,对该文件夹具有完全所有权。如下:

wKioL1S9wg_wszs9AALbXa8Oy38579.jpg

同步文件夹创建完毕后,我们再来创建同步时的密码文件,如下:

wKioL1S9whCwOhBrAAHIRmhYHNg983.jpg

注意:该文件创建完毕后,一定要使用chmod命令修改其权限。这个和Linux系统上是一样的。

chmod命令在rsyncserver的bin目录下,我们可以直接使用。如下:

wKioL1S9whCzqvZuAAHi1uMSpZY289.jpg

如果不使用chmod命令修改的话,回报以下的错误信息:

wKiom1S9wT3hW4ZdAADdBeJTtpE717.jpg

chmod 600 rsyncd.password

wKiom1S9wT2QZUYPAAGyJ2Hx5Ac402.jpg

以上全部修改并配置完毕后,我们就可以启动rsyncserver,如下:

wKiom1S9wT7gSr8FAAIv_II88Nw580.jpg

现在在Linux机器上检查是否可以正常连接,rsync服务端。如下:

wKiom1S9wT7Ro6vmAADTyCCo0pY556.jpg

通过上图,我们可以看到Linux机器是可以正常连接rsync服务端的。

现在我们开始在rsync客户端进行同步,如下:

rsync -avz /www/ apache@192.168.199.245::www --password-file=/etc/rsyncd.password

wKiom1S9wT6D9ojhAAD9INjIViA492.jpg

切换到rsync服务端,查看是否同步过来。如下:

wKiom1S9wT-TtEGxAAF3GGBFGH4472.jpg

通过上图,可以看到Linux已经把文件同步到windows系统中。

因为rsync客户端是Linux系统,所以我们也可以实时的把Linux系统的文件同步到windows系统上。

同步脚本如下:

#!/bin/bash

src=/root/www/

dest=www

ip=192.168.199.247

/usr/bin/inotifywait -mrq --timefmt '%d/%m/%y%H:%M' --format '%T %w %f' -e modify,delete,create,attrib $src | while read DATE TIME DIR FILE;

do

filechange=${DIR}${FILE}

/usr/bin/rsync -avz --delete --progress $src apache@$ip::$dest --password-file=/etc/rsyncd.password &

echo "At ${TIME} on ${DATE}, file $filechange was backed up via rsynce" >>/tmp/rsync.log 2>&1

done

wKioL1S9whOA06VeAAIFAdtJJwc480.jpg

三、 windows与windows系统之间的文件同步

windows与windows系统之间的文件同步,我们只需要在windows系统上安装rsync相应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即可。

rsync服务端192.168.199.245,rsync客户端192.168.199.244。

对于rsync客户端是windows系统的,我们的rsync服务端要进行一些修改否则会提示出错。出错信息如下:

wKiom1S9wUDy2EXuAAChwR3swCw507.jpg

我们需要在rsyncd.conf配置文件中加入uid和gid,如下:

wKioL1S9whTxSF1YAAGnusStqtA043.jpg

然后重启rsyncserver即可。

rsync客户端测试rsync服务端,如下:

telnet 192.168.199.245 873

wKiom1S9wUCAKm6SAAB5LgopYyc730.jpg

客户端创建完毕密码文件后,我们就可以来同步。如下:

rsync -avz /cygdrive/e/soft apache@192.168.199.245::www --password-file=/cygdrive/e/rsyncd.password

wKiom1S9wUHBL4JjAAJdkl2uqnU037.jpg

同步完毕后,我们来切换到rsync服务端查看,如下:

wKiom1S9wUGjtpedAAF7tpS1em0458.jpg

通过上图,我们可以看到rsync客户端确实已经把文件同步到rsync服务端上了。

注意:如果你在同步时,碰到系统一直提示输入密码,即使你在rsync同步命令中加入了密码文件。

这时我们就需要先建立密码文件rsyncd.password并把密码也存入到里面,然后在建议一个用于专门存储密码的文件passwd.txt。

passwd.txt文件与rsyncd.password文件的内容一模一样即可。如下:

wKiom1S9wUKiSn-4AAD-8AmSPu4654.jpg

然后使用如下的同步命令进行同步即可:

rsync -avz /cygdrive/e/soft apache@192.168.199.245::www --password-file=/cygdrive/e/rsyncd.password < E:\passwd.txt

注意:windows系统与windows系统之间目前还不能实现文件的实时同步,我们还只能通过任务计划来实现定时的同步任务。



运维网声明 1、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:群②:261659950 群⑤: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
2、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,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
3、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,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。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,请购买正版
4、禁止制作、复制、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、淫秽、色情、暴力、凶杀等内容的信息,一经发现立即删除。若您因此触犯法律,一切后果自负,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
5、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,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、介绍、观摩学习的平台,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、正当性、安全性、合法性等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
6、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,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
7、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
8、联系人Email:admin@iyunv.com 网址:www.yunweiku.com

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,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、介绍、观摩学习的平台,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将立即处理,联系人Email:kefu@iyunv.com,QQ:1061981298 本贴地址:https://www.iyunv.com/thread-73356-1-1.html 上篇帖子: linux系统缓存机制 下篇帖子: centos 下NFS和FTP的搭建 windows Linu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

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

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,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!快快加入我们吧...

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

客服E-mail:kefu@iyunv.com 客服QQ:1061981298


QQ群⑦:运维网交流群⑦ QQ群⑧:运维网交流群⑧ k8s群: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


提醒: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、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;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,非本站认同之观点.


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,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,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!



合作伙伴: 青云cloud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