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:检测并确认新磁盘,规划磁盘分区 首先加硬盘进去,fdisk -l 查看磁盘分区
device 分区的设备文件名称 boot 是否是引导分区。是 则有*表示 start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 end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 blocks 分区的大小 ld 分区对应的系统类型号 system 系统类型
/dev/sda1
hd表示IDE接口,sd表示SCSI接口,a,b,c 表示第几块硬盘,这里表示第一块,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个分区,1,2,3,4主分区,5表示第一个逻辑分区 文件系统类型Ext3,swap,vfat(fat32),Ext4,Ext2
fdisk /dev/sdb 可以打开一个管理磁盘分区的交互式管理
d:删除一个分区
n:创建分区
p:显示系统上的分区
t:调整分区类型
q:不保存退出
w:保存退出
二:格式化磁盘分区,并格式化,开机自动挂载分区 [iyunv@localhost ~]# mkfs.ext4 /dev/sdb1 格式化
[iyunv@localhost ~]# mkdir -p /mnt/sdb1 新建个目录
root@localhost ~]# mount /dev/sdb1 /mnt/sdb1 然后挂载到该目录下
语法:df [选项] 说明:df命令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i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。 该命令各个选项的含义如下: -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,包括0块(block)的文件系统,如/proc文件系统。 -k 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。 -i 显示i节点信息,而不是磁盘块。 -t 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。 -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(与t选项相反)。 -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。
这里有个特别的分区swap,类似于微软下的虚拟内存,可以在一定程度下解决缓解物理内存不足的情况,当前linux主机运行的服务太多,需要更多的交换空间支撑应用时,可以增加新的交换分区。
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: 第一字段 设备名或设备卷表名 第二字段 文件挂载到那个目录 第三个字段 文件类型系统类型 第四个字段 挂载参数 第五个字段 表示文件是否需要dump备份 第六字段 决定在系统启动时是否自检
重启测试下或者mount -a
重启后发现还有 测试成功!
linux 磁盘管理下(LVM逻辑卷创建和管理,磁盘配额设置方法以及小技巧)
|